查看活动

【观察】国足选帅,本土教练担纲?

作者: 野生萝莉 发布时间:今日11:30 阅读次数:3

足球报记者陈永报道 计划中的11月份国足集训目前仍无消息,但国足选帅确实进入了最后的阶段,消息显示,本土教练担纲国足主帅的可能性正在大增,以邵佳一为代表的本土主帅目前成为热门人选。

6月10日国足结束18强赛征程,9月5日中国足协发布选帅公告,9月20日报名截止。因为时间不足,国足并没有安排10月份的集训。

在过去一个多月时间内,中国足协对各级国字号2026赛季的备战计划进行了全面的梳理,尤其是低级别国字号球队如U23国家队(2003年龄段亚运队)、U19国家队(2007年龄段国青队),以及各级国少队及国少选拔队的备战基本明朗,如中国国青队将重返土伦杯,中国国少队(2010年龄段)将再战蒙太古杯。至于国足,中国足协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,争取尽可能在11月份进行集训。

但国足集训与否和国足的选帅进程息息相关,有消息显示两名教练进入了最后的阶段,更有消息显示,其中就有本土教练。

本报了解到的消息显示,在国足选帅过程中,有多名本土教练报名,其中包括邵佳一在内的至少三名中超本土主帅,当然,中国足协也收到了更多的外籍教练资料,并从中选择了意向人选。

本土教练和外籍教练代表着选帅的两个方向,目前的消息显示,本土教练担纲国足主帅的可能性大增,不像之前外界预期那样低于外籍教练的执教概率。

至于国足的11月份集训,考虑到U23国家队的备战需要征调多名年轻国脚,包括未来国足备战时间相对充裕,集训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必要性。尤其是,如果最终选择本土教练的话,中超第30轮比赛尚未进行,11月进行集训的难度极大。如果是外籍主帅,倒是可以组织一次短期集训,让外籍教练对国足有一个基本的熟悉和了解,待到U23国足结束U23亚洲杯之后,国足便可以进行正常的集训。

不管选择外籍教练还是本土主帅,对于国足而言,在未来的世界杯周期更重要的是国足的建设而非成绩。很简单的道理,2030年世界杯周期,国足实力不可能有实质性增长,晋级世界杯的难度仍旧很大,如果以出线为核心,国足反而容易陷入多重困境,包括压力、年轻化、舆论等多个层面。

在新任国足主帅,尤其是如果最终选择本土主帅的情况下,我们需要确定的是一个系统的建设体系,这包含以下几个层面:

其一,要给予其充分的空间和自由度,尤其避免传递太多的压力。实际上,本土主帅和外籍主帅在执教能力上的差异,远小于承受压力的能力,包括上层给予的压力,以及球迷给予的压力,外籍教练对此并不在意,但本土主帅却很难承受,由此绝对的支持是必要的。

其二,系统地确定国足的战略目标,比如整个国字号序列以高质量比赛为主,侧重于培养年轻人,除了和新任国足主帅进行全面的沟通之外,更重要的是清晰地向外界传递这种战略,以获得舆论、球迷的谅解和支持,给国足更充分的空间。

其三,确保精神面貌。这也是国足可以获得外界舆论谅解和支持的关键所在,由此任何一场比赛,国足必须打出100%的态度,这也应该是检验国足建设效果的重要标准。

其四,更系统梳理国足和联赛的关系。建议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设置夏歇期,未来国足的集训计划包含两个部分:其一,1月份和7月底进行飞行集训,更多进行技战术层面的演练,为热身比赛和正式比赛进行准备;其二,3月、6月、9月、10月和11月5个国际比赛日不提前集训,联赛和国足比赛间隔6到7天,让球员们良好的竞技状态自然延续到国家队的比赛中。如此,可以兼顾技战术集训和高质量比赛。

特别申明: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看球通的观点。如有关于内容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发表评论
发布
热门评论
暂无评论
推荐资讯
暂无资讯~

暂无资讯~